A-A+

李小文经典语录

  李小文经典语录

  1、当时国内的科研条件不是太好,但作为1979年国家第一批公派出国的留学生,总觉得花了老百姓很多钱,不回国问心有愧。

  2、科学本身就应该追求简单性原则,任何事情都是越简单越好,够了就行。

  3、我国古代学者更早几百年也认识到了这个观察尺度和距离的问题。他们以庐山为例:在山里实地积累的大量观察,“远近高低各不同”,对认识庐山的全貌却很少有所帮助。这并不是否定系统的高精度的实地观测,而是说明需要适当的距离和比例尺,才能有效、完整地观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论尺度效应

  4、学校无非就是一个场所,进来的是新生,出去的是毕业生。你根本不用管他学校内部怎么折腾,只要看学生考进来时是什么水平,毕业时又是什么水平,流向如何,多少出国了,出国是什么学校,自费还是奖学金,多少进了公司,进公司的,职位是什么,工资是多少,按我这个办法来评估,不用派那么漂亮的女秘书来折腾,学校也没办法作弊。搞得越复杂,猫腻就会越多。

  5、我属于那种调皮的小孩,上学也没有动力,从来不想去考高分,也从来不在班里争什么名次,但我做题比较灵,也比较快,我交卷的最快纪录是老师刚在黑板上写完题,我就交卷出去玩儿了,好在每次考试我都能刚好及格,成绩能一直保持中等。

  6、我的观点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7、“我国古代地理学家一千年前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几时有?我们二向性反射的几何光学学派的回答是,只有当观察者位于“热点”方向,即背对太阳时,才能看到满月,而且看不到环形山的任何阴影,因而最明亮。这个回答也许太简单,因为还有大气透明度的问题,日地距离,相干效应,等等,等等。但不可否认,几何光学的回答抓住了问题最核心的本质”。

  8、闭嘴还是可以的,也不是太痛苦。

  9、“定量遥感本质上是病态反演,这是由于地表太复杂,而遥感信息总是有限的,不认识这一点就好比瞎子摸象。如果摸到腿,就说“象像柱子”,摸到鼻子,就说“象像蟒蛇”,那就错了,就会引起无谓的争执和旁人的嘲笑。病态反演理论用于定量遥感,则要求信息的融合、积累和综合。如果用于瞎子摸象,最后可以得到“像柱子的大概是象腿,像蟒蛇的大概是鼻子。……,象真大!”这样一个最大似然的估计”。

  10、科教兴国呼唤着自主创新,中国人的创新呼唤着中国人的宽容。

  11、科学就是追求简单。

  12、不同的自然现象有不同的最佳观测距离和尺度,并不一定是距离越近越好,观测越细微越好。18世纪英国斯威夫特用一个例子形象地说明这一点。他假定从非常近的距离,用很高的分辨率来看一个美女。观察者在这位美女的脸上从一个毛孔观察到另一个毛孔,辛苦观测的结果和整体的“美”全不相干。

  13、中国人并不笨,但要善于借鉴科学的思维方式,现代科学最缺乏的就是胡思乱想。

  14、好像干得最多的事就是读小说。因为包括金庸武侠在内的很多小说,都是原来在国内根本看不到的。图书馆里专门有一层楼是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的小说,我当时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小说。他们的图书馆是开架式的,借多少都没限制,我每次都提着旅行袋去借书,一次借一袋。我当时最喜欢读金庸,最喜欢《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我觉得自己在性格上还是有点像令狐冲的。

  15、该做的事情做了,有时间就看看小说,这可能是知识分子最大的乐趣。

涂磊经典语录 非主流经典语录 刘华强经典语录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李小文经典语录 | https://mj.aguanjie.com/1309.html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赏析  这首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全诗赏析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全诗赏析
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的《行路难》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

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
出自唐代欧阳詹的《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无机成旅逸,中夜上江楼。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 凫声闻梦泽,黛色上昭丘。不远人情在,良宵恨独游。 参考翻译 注释 ①昭丘:亦作“昭邱”。春秋楚昭王墓。在湖北省当阳县东南。《文选王粲》:“北弥...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出自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苑中遇雪应制》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赏析  《苑中遇雪应制》中说:“不知庭霰(xiàn)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他说他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比喻生动、贴切。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