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30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3、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7、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8、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9、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巴金 
 

10、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11、一个不想蹚过小河的人,自然不想远涉重洋。 

 

12、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13、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14、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15、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16、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

 

17、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18、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

 

19、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20、勤勉是成功之母。

 

21、好高骛远的一无所得,埋头苦干的获得知识。

 

22、每个有知识的人,应该在自己的一生中,好好读上8-10本书。究竟该读哪些书?若想了解这点,那至少得读上15000本才行。 ——巴比达

 

23、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24、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25、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梭罗

 

26、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

 

27、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华罗庚

 

28、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严文井

 

29、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乌皮特

 

30、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法国哲学家阿兰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30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 https://mj.aguanjie.com/400.html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出自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出自唐代杜甫的《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

毛泽东: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全诗赏析

毛泽东: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全诗赏析
毛泽东名句“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出自《七律·登庐山》 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作品赏析:        诗作首联从动态入手。“飞峙”句写山,“跃上”句写人,庐山突兀凌空的雄姿,登山者豪迈振奋的神情,俱活现于这“...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元知 一作:原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死去元知万事空:我快死了才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王师北定中原日: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家祭无忘告乃翁: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在天之灵。 注释示儿:告...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