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赏析 这是一首意淡远的七言绝句。诗的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余”,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碧山”即指山色的青翠苍绿。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唐·崔涂《除夜有怀》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千里黄云白日曛,被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https://gs.aguanjie.com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