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描写季节的诗句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https://gs.aguanjie.com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出自宋代张榘的《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参考翻译 译文 西风萧瑟,溪桥边...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橱 通:厨)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 一作:人似;销 通:消) ...

描写杨花柳絮的诗句

描写杨花柳絮的诗句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啭:鸟鸣宛转。  北周·庾信《春赋》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杨花:柳絮。榆荚:榆钱,榆树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唐·韩愈《晚春》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杨花:柳絮。  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不解:不知,不...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出自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赏析  这首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