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朋友并不是越多越好

认识什么人,交什么朋友,交多交少取决于一个人的动物本性。

  有的人是鱼,成群结队,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这样,就能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比如海豚。即使是最凶猛的鲨鱼,在海豚面前,也毫无抵抗能力。它们会把鲨鱼围起来,然后凭借着快速灵巧的优势用坚硬的喙撞击鲨鱼柔软的躯体和骨骼。再强大的鲨鱼,在海豚团队的攻势下都无招架之力。即使不是海豚,哪怕是最弱小无攻击力的小鱼儿,结成团队,也能形成一个很好的保护圈。因为,当敌人来临时,它们会立刻四散,让大鱼顾此失彼,小鱼从而获得逃脱的机会。

  有的人是狼,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但是,不论是力量、速度还是攻击力,都比不上虎豹。所以,它们需要结群,以便集体照应并协作猎敌。

  如鱼如狼的人,想必都是信奉“多个朋友多条路”的交友原则。他们交友有一定的功利驱使:遇困境时有朋友相帮;遇猎物时,可结伴围攻。

  但是,有的人并不这样,他们选择了独居。比如老虎。虎是强者,少有生物能危及它的性命。它们无须通过同伴的帮助猎食。所以,它们不必结群,它的领地只允许它存在。

  还有的人是鹰。它是独行侠,并不结伴而行,只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翱翔。它有着自己的广阔天地。在那苍茫的天地间,它独自飞行,自在来往,无拘无束。它凭借着敏捷强劲的身手衣食无忧,生存无患。所以,它同样不需结群。

  不论是虎还是鹰,它们都没有“多个朋友多条路”的交际原则。那么你呢?你是愿意广交朋友还是离群索居?朋友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是用来保命、围猎,还是用作其他?

  很多时候,功利性强了,我们未必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因为没有人愿意你把他当成生存的工具,攀附的权杖。佛经里说:有友如地,有友如山,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意思是:把你当如花者,当你好看时会把你戴在头上,你不好看的时候就会把你踩于脚下;把你当如秤者,会权衡你的权势身份,然后决定是否跟你套近乎;把你当如山如地者,则并没有功利上的考量,你们的情谊只会如山固如地广。所以,朋友并不是越多越好。你把“朋友”当花当秤,“朋友”自然会同等待你。所以,有的时候,朋友越少反而越真。

  有的时候,朋友劝我:“多出去走走,广交天下友吧,生活圈子别太狭小了!”我却说:“人多了,世界就杂了。在自己安静的世界里更自得,更能做许多有意义的事。”的确,我的圈子没有那么复杂。我不必以功利的标准去择友。我也不必参与那个大大的圈子里本不属于我的活动和事件。在自己的天地里,自己有着浅浅的自得。在那一片天地中,独自做着该做的事,既不平庸肤浅,也不野心勃勃。所以,我倒希望做一只鹰。它的天地很大,它的世界很广,它不用应付交际礼仪,不用应付人情冷暖。尽管它的伙伴寥寥,但它一样能成为天空的王者。

  所以,有的时候,大可不必刻意去结交各种朋友。结交多了,一则世故,二则功利,没有几个人愿意真心待你,就像你从始至终未对别人推心置腹一样。与其表面敷衍,倒不如真心去结交几个知己。

  如鱼如狼,还是如虎如鹰,全在于你对交友的认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但是,不论哪一种活法,都别把朋友当成自己谋生的工具和攀附的依据。不然,别人也会这样待你:捧你时如珍宝,弃你时亦如敝屣。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朋友并不是越多越好 | https://mj.aguanjie.com/5132.html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描写环境优美的诗句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描写环境优美的诗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宋?李觏 《乡思》 ◆林中两路分,一路人迹稀。我独选此路,境遇乃相异。《回到家乡》(来自网络)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南唐?李煜《清平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鉴赏辞典》这样评析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顾,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中唐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这是作者十六岁所作。正本仅仅操练应试的习作,但因作得好,便成了他的成名作。据唐张固《幽闲宣扬》载:作者初进京城,携诗访问其时的名士顾况。顾借“居易&...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出自南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