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出自明代唐寅的《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梅花 一作:桃花)

参考赏析

鉴赏

此诗语言通俗易懂,主要表达诗人对李白的敬仰之情,也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此诗多以俗语入诗,大有民歌之特征。因为受小说、戏剧这些大众文学的影响,明代诗词中陋、俚、俗比比皆是,本不足为奇。但此诗因多用俚俗语,甚至遭到清代诗词评论家们的讥讽,云“俗不可耐”。其实,以唐伯虎的才情性格,应不亚于唐宋诗词人物。▼

作者介绍

唐寅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词家一向以咏物为难,张炎《词...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赏析  据孟棨《本事》记载:德宗时制诰缺乏人才,中书省提名请求御批,德宗批复说:“与韩翃”,当时有两个韩翃,于是中书省又以两人的名字同时进呈。   德宗便批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这虽是一段佳话,但足见《寒食》这首诗的广泛流传和受到的赏识。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

谁又能明白谁的深爱,谁又能理解谁的离开。

谁又能明白谁的深爱,谁又能理解谁的离开。
引导语:一笑而过,对着时光,对着故人,对着未来,倾诉已是多余,只一笑,一瞬间,一刹那,都变了,都好了。突来的风,已不属于自己,从脸颊轻轻吹过,当是离别的轻吻,没有天旋地转的激动。别把自己当回事,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别将每个人当回事,你没那么博爱。 1、不被人所了解的人是孤独的,尽管身边围绕着万千朋友也罢,若没一个人能走进你的心里,你就似颗漂浮在浩瀚宇宙中的小行星。所以古...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出自南宋诗人朱淑真的《即景》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赏析  这首是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借景抒发了人郁郁寡欢的心情。前两句有静有动,表态中的“清影”和“幽窗”动态中的“竹摇”和“鸟噪”,真是绘声绘色。后两句将前句中的烦躁情绪进一步深化,初夏时分海棠花写了,柳絮也飞尽了,白天越来越长了,实在给人一种“困人”的感觉。全诗寄情绪于景物,淡淡几...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