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出自南宋诗人吕本中的《踏莎行》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赏析
  词的上片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本词中词人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似”是言色,“不似”则言香。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
  月下奇景,本应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可是词人认为是“恼人”的。“恼人”即“撩人”,此解释诗词中屡见不鲜。那么为什么会撩拨起人的心事?词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含糊地说:“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词人此处设下了悬念,令人揣想。因为心中本有事,见了这乐景则与她心情抵触不入,反而触景添愁。
  词的下片则点明词人心事的由来:“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原来是去年梅花开放时节,曾同情人共赏梅花,南楼之月可作见证,而今与情人离别了,风物依旧,人事已非,怎么能不触景生情!词到结句时才点明词人为什么别来频醉频醒,是为了“轻离别”的“恨”。
  整首词先设下重重迷障,层层云翳,然后驱雾排云,露出了本意这样使读者从深深的困惑中明白过来,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见雪兴怀,睹梅生情,登楼抒感,对月寄慨,把离别恨委婉道出,有着一种朦胧美。这种朦胧美不同于明快之美,但也不是晦涩。
  如果一首词让人感到不知所云,百思不解,那就失却了意义。这种词没有朦胧美,而是晦涩。朦胧美如雾中之花,纱后之女,初看不清楚,细辨可见其形态,这种境界给人一种含蓄美。这首词的题旨全靠最后一句“到今犹恨轻离别”点出。

一些描写友谊的诗句 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

一些描写友谊的诗句 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 春蚕到死丝仿尽,烛炬成灰泪始干。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斑竹枝,斑竹技,泪痕点点寄相思。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纵有千种风情,更于何人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

描写思念诗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描写思念诗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自北宋诗人晏殊的《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赏析  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赏析  这是一首意淡远的七言绝句。诗的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余”,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碧山”即指山色的青翠苍绿。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