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名句“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作品赏析:

        很多人写离别,大多少不了言愁,所谓“离愁别绪”。然而,李白这首诗中连一点愁的影子都不见,只有别意。沈德潜说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诗人正值青春华茂,他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这种惜别之情在他写来,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唱叹而不哀伤,富于青春豪迈、风流潇洒的情怀。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柳花”,说明时当暮春。“金陵”,点明地属江南。这是柳烟迷蒙、春风沉醉的江南三月,诗人一走进店里,沁人心脾的香气就扑面而来。这一“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金陵古属吴地,遂称当地女子为“吴姬”,这里指酒家女。她满面春风,一边压酒(即压酒糟取酒汁),一边笑语殷勤地招呼客人。置身其间,真是如沐春风,令人陶醉,让人迷恋。

   这两句写出了浓浓的江南味道,虽然未明写店外,而店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杨柳含烟的芳菲世界,已依稀可见。此时,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视觉、嗅觉、听觉全都调动起来了。如钟惺所说:“不须多亦不须深,写得情出。”诗中的“唤”字,在一些版本中又作“劝”。

   “柳花”,即柳絮,本来是没有香的,但一些诗人却闻到了,如传奇“莫唱踏阳春,令人离肠结。郎行久不归,柳自飘香雪。”故明人杨升庵说:“其实柳花亦有微香,诗人之言非诬也;柳花之香,非太白不能道;竹之香,非子美不能道。”其实,对“满店香”的理解完全不必拘泥于此,那当是春风吹来的花香,是泥土草木的清香,是美酒飘香,大概还有“心香”,所谓心清闻妙香。

 

描写爱情的诗句、赞美爱情的诗句

描写爱情的诗句、赞美爱情的诗句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一寸相思千万...

描写荷花的诗句、赞美荷花的诗句

描写荷花的诗句、赞美荷花的诗句
  ◆荷花 宋.杨万里 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 ◆荷花 宋.释仲殊 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想是鸳鸯头白死,双魂化作好花来。 ◆画荷花二首 宋.释云岫 三千美女学宫妆,占断薰风水一方。试问画工何处在,移来五月鉴湖凉。 高擎万柄绿参差,匹练横铺锦一机。喜对薰风描写得,秋风夜雨不敢知。 ◆采莲曲 宋.邹登龙 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一双鸂...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出自唐代许浑的《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天傍晚枫树随风飒飒作响;夜宿潼关驿楼自有瓢酒飘香。几朵...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出自晋宋诗人谢灵运的《岁暮》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赏析  用精细工致的笔法描绘南方山川奇秀之美,是大谢的主要特色。有趣的是,他的两联最出名的警句却并不以工笔细描见长,而是以“自然”见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一联,固然是作者自诩“有神助”的得意之句,此篇的“明月”一联更被诗论家推为“古今胜语”的代表。钟嵘《诗品序...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