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

出自宋代苏轼的《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参考赏析

简析

这是一首回文词,但与一般整首倒读的回文词有所不同。此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这首回文词是作者“四时闺怨”中的“秋闺怨”。苏轼有七首《菩萨蛮》回文词,这些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 | https://mj.aguanjie.com/6673.html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出自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赏析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这首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三四...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出自宋代晏殊的《踏莎行·小径红稀》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路边的红花日渐稀少,郊野却被萋萋芳...

赞美老师的诗句

赞美老师的诗句
赞美老师的诗句第一回: 1. 赞美老师的作文之《老师的眼睛》 老师的眼睛,像夜晚的月亮, 我们是一颗颗星星, 在老师的微笑里, 闪烁闪烁。 老师的眼睛,像一望无际的海洋。 我们是一条条小鱼, 在老师的怀抱里, 快乐的游来游去。 老师的眼睛,像蓝色的天空。 我们是一朵一朵白云。 在她的注视下, 自由的飘来飘去, 老师的眼睛,像一面镜子。 能照亮我们的心灵。 2.送您一束鲜花 表达我们对您的敬意; 送...

描写泰山景物的诗句、关于描写泰山的诗句

描写泰山景物的诗句、关于描写泰山的诗句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游泰山》其一 李白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游泰山》其二  李白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