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出自唐代诗人黄巢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
  唐末人林宽有诗云:“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此话不假。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这样一个马上打天下,笔下写壮志的“解诗”英雄。黄巢除了精通武艺外,也爱读书,能诗能文。他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中。不过,科场的失利却使他有了另外的收获:那就是看到了考场的黑暗和吏制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考试不第后,却豪情倍增,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这就是《不第后赋菊》。

  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俗套,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这首菊花诗的境界比上首更雄伟、豪迈,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首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第四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菊花,历来被视为华夏的国花,咏菊花而写不出国魂者,皆下品。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气格刚劲雄迈,不同凡响,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千古英雄形象,诸如“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语调斩截,气势凌厉,这些石破天惊、走雷挟电的诗句,像一簇簇闪动着反抗精神的火焰,闪烁在历代反抗权威者的民众心中。

  这首诗是黄巢一生最鼎盛时期的作品,也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当时,黄巢正率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围困长安,此诗借咏菊来形容势不可挡的义军力量。此诗妙就妙在,虽是咏菊,但全诗不见一个“菊”字,让人看到黄金铁甲军即将攻破长安的磅礴气势。

一句话经典语录: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

一句话经典语录: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
引导语: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亲近和最爱的人,却把耐心和宽容给了陌生人。不要把别人的关心当成理所当然,不管他有多爱你,最终也会有疲惫的一天,人心一般不会死在大事上,而是那些一次一次的小失望,成了致命伤。人的感情就像牙齿,掉了就没了,再装也是假的。   1、有时,难免有些多心。心眼一多,小事就跟着过敏,他人多看自己一眼,便觉得对自己有敌意;少看一眼...

一些不错的诗句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四方

一些不错的诗句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四方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四方。刘邦《大风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五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

与读书有关的诗句、有关读书的诗句

与读书有关的诗句、有关读书的诗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参考翻译 译文 迎着风儿,想要...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