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出自南唐人李煜的《虞美人》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在写下这首《虞美人》后,宋太宗恨其“故国不堪回忆月明中 ”之词而毒死了他。写的是处于“故国不堪回忆”的境遇下,愁思难禁的苦楚。全词不加藻饰,不必典故,纯以白描方法直接抒情,寓景抒情,通过意境的发明以感染读者,集中地体现了李煜词的艺术特征。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愁思不尽,恰当感人。

  和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后主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忆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这首词通过今昔交织比照,体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量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这夸姣的情形是何时完毕的呢?过往的事,有多少还浮光掠影呢?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睬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咱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仅仅悲苦气愤,多少也有懊悔之意。

  “小楼昨晚又春风,故国不堪回忆月明中。”苟全性命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盛开。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个的故国却早已被消亡。词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烦恼万千,寝不安席。一个“又”字,标明此情此景已屡次呈现,这精神上的苦楚真让人难以忍受,透露出他心里多少凄楚和无法! 夜深人静,倚楼远望,只见月光如水。眼前的全部更激起他对南唐故国的深深思念。 “故国不堪回忆月明中”!词人在这儿宣布的岂止是深重的叹气,简直是痛彻内心的呼号。

  “雕栏玉砌应犹在,仅仅朱颜改。”虽然“故国不堪回忆”,可又不能不“回忆”。这两句即是详细写“回忆”“故国”的——故都金陵富丽的宫廷大约还在,仅仅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儿暗含着李后主对疆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慨叹!“仅仅”二字,极为沉重,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迷惘。“朱颜”一词在这儿当然详细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一起又是曩昔全部夸姣事物、夸姣生活的标志。

  以上六句,诗人极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象与人事的比照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天然的永久和人事的沧桑的激烈比照,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懊悔弯曲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终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悲慨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词人满腔幽愤,对人生宣布完全的究诘:“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量无尽的悲愁么?“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豪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量无尽。这九个字,确实把豪情在升腾活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九字句,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替换,最终以两个平声字作结,读来亦如春江波澜时起时伏,绵绵不尽,真是声情并茂。这最终两句也是以问答出之,加倍杰出一个“愁”字,然后又使全词在口气上到达前后照应,流走自若的境地。

  作为国君,李煜无疑是失利的;作为词人,他却取得了无穷的成功。这首《虞美人》即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作。他突破了晚唐五代词的传统,将词由花前月下文娱遣兴的东西,发展为歌咏人生的抒情文体。

  全词以洁白、凝练、秀丽、新鲜的言语,运用比方、标志、比照、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高度地归纳和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 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不幸薄命作君王。”确实,作为一个 “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人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不衰。这首《虞美人》即是其间最为人所熟知的一篇。词作通过精心布局的,通篇一气回旋扭转,波澜起伏,又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结组成和谐和谐的艺术全体。在李煜之前,还没有任何词人能在布局艺术方面到达这样高的成果。所以王国维说:“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惟李后主降来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罢了。”(《人世词话删稿》)可见李煜的艺术成果有逾越年代的含义。当然,更首要的仍是由于他感之深,故能发之深,是豪情自身起着决定性的效果。也是王国维说得好:“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这首《虞美人》充溢悲恨激楚的豪情颜色,其豪情之深沉、激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全部,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胆敢如此斗胆地抒情亡国之恨,他的勇气,是史所稀有的。李煜词这种纯真深挚豪情的经心倾泻,大约即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单纯之词”吧,这个特征在这首《虞美人》中体现得最为杰出,以致使李煜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秀丽的诗篇是最失望的诗篇,有些永存的华章是朴实的眼泪。”(《五月之夜》)李煜《虞美人》不正是这样的永存之作吗!

一些关于思乡的诗句

一些关于思乡的诗句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身居异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刘细君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王实甫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 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温庭筠 思悠悠,...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出自清代的《读书有所见作》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诗举例了读书的益处与不读书的坏处,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并将其道理表达得淋漓...

描写荷花的诗句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描写荷花的诗句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暮秋独游曲江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赠荷花 唐.李商隐  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 艳情多,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 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 不会频偷眼,意如何? 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 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 ...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你为我热情拿过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我们一起拿筷...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