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热爱读书的座右铭

  热爱读书的座右铭

  1、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

  3、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4、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歌德

  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9、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10、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11、见义不为,非勇也。

  12、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13、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弥尔顿

  14、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6、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17、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苏轼

  18、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19、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

  2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2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2、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

  2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5、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坎耶里

  26、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高尔基

  2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0、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www.lz13.cn)

  31、阅读——使我们与大师亲近、与智者交流,使我们的生命内涵得以提升。

  32、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33、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3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3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36、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

  37、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

  3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9、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4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42、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热爱读书的名言警句 关于热爱读书的名言 关于时间的名言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热爱读书的座右铭 | https://mj.aguanjie.com/1388.html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出自清代的《读书有所见作》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诗举例了读书的益处与不读书的坏处,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并将其道理表达得淋漓...

“我昔钓白龙”下一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我昔钓白龙”下一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我昔钓白龙的下一句是“放龙溪水傍”,整句: 我昔钓白龙,放龙溪水傍。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作者:李白 年代:唐 我昔钓白龙,放龙溪水傍。道成本欲去,挥手凌苍苍。时来不关人,谈笑游轩皇。献纳少成事,归休辞建章。十年罢西笑,览镜如秋霜。闭剑琉璃匣,炼丹紫翠房。身佩豁落图,腰垂虎鞶囊。仙人驾彩凤,志在穷遐荒。恋子四五人,裴回未翱翔。东流送...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古诗名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 杂诗·君自故乡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组诗《杂诗三首》的第二首。《杂诗三首》是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一组抒写男女别后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第一首:“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描写闺人怀远以及盼望音书的心情。第三首:“已见...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