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毛泽东名句“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出自《七律·登庐山》
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作品赏析:
诗作首联从动态入手。“飞峙”句写山,“跃上”句写人,庐山突兀凌空的雄姿,登山者豪迈振奋的神情,俱活现于这“飞”、“跃”二字之中。颌联承接“跃上葱茏”展开,登高望远,似乎世界的风云变幻,尽收眼底。“冷”是指冷静、冷淡面对反~·华势力的叫嚣,“热”一语双关,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同时也喻指当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颈联借想象的翅膀,驰骋于长江上下,西望武汉,九派之上,彩云当空,黄鹤高翔;东眺三吴,波涛滚滚,烟雾缭绕。尾联以幽默的设问来否定没有阶级斗争的桃花源存在,要在“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耕田只能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