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爱护百姓,推行王道,就没有谁能够阻挡。

  [出典]《孟子梁惠王上》

  注:

  1.【译文】一切为着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这样去统一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

  2.《孟子》是一部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典着作,也是关于孟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实录。孟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渗透着仁政、王道的思想,蕴涵着和谐的理念,“发政施仁、保民而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标明确,民本观、忧乐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翔实,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探究其理论必将在历史长河中感受其伟大,也必将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3. 孟子一生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在国家统一、太平基础之上,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类似于“大同”社会的“王道”社会。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其思想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推行仁政,施行王道。孟子作为战国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大家,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贯彻施行尧、舜之道的发政施仁、保民而王的大政治家。”

  4.“保民而王”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保民而王”是建立在仁政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保民而王”、实现王道是施行仁政的目的,是孟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最终落脚点。

  5.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春秋战国之际,中原列国已全面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剧烈变化引起意识形态的变更。地主阶级开始把人民地位、民心向背看成是自身统治是否稳定牢固的关键。

  6.孟子更明确地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保民而王”。可以说,“保民而王”是一条关系一个国家命运的大战略。虽然这种“保民”无法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民地位高于一切”同日而语,但不能不看到,在历史上,军事战略家、政治战略家们,能认识到民众是致胜的根本,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7. 纵观历史,我们不能不说,“保民而王”是历史上形成的统治术中的瑰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为历史上明智的帝王将相所接受。

  8. 吴起在给魏文侯进谏治国之策时,提出了“先教百姓而亲万民”,以新兴封建阶级的“道、义、礼,仁”去引导、治理和安抚民众。“四德”修好,国家兴盛、强大;废弃“四德”,国家衰败、灭亡。“四德”修好,可和于国、和于军、和于阵、和于战,就可以进行兼并战争,争夺霸权。要求做到“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发展生产,保持国家安定。《六韬》对这一问题有更明确的论述。吕尚说,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https://mj.aguanjie.com/219.html

指点你人生的三句话

指点你人生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 你的责任就是你的方向, 你的经历就是你的资本, 你的性格就是你的命运。 第二句话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 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第三句话 美好是属于自信者的, 机会是属于开拓者的, 奇迹是属于执著者的! 你若不想做,总会找到借口;你若想做,总会找到方法。 沙子是废物,水泥也是废物,但他们混在一起是混凝土,就是精品; 大米是精品,...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高兴;调寄《阳关曲》,则又触及别情。记叙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一起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出自中唐诗人柳宗元的《早梅》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赏析  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柳宗元也正是这样,在《早梅》诗中借对梅花在严霜寒风中早早开放的风姿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后四句抒怀。“早梅发...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