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表达相思的诗句、相思苦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舟次中秋》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千年一怨,也只有苏轼,酒醉以后,幽怨明月,为何月圆人不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生不如意常十之八九,世人啊,知足常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独上西楼,月如钩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词句)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诗句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表达相思的诗句、相思苦的诗句 | https://mj.aguanjie.com/4106.html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出自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赏析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这首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三四...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出自宋代曾几的《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参考翻译 注释 年年岁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何处去...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赏析  从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