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杨花落尽子规啼”全诗赏析及作者出处

杨花落尽子规啼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左迁:贬官降职。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故称。龙标:唐代县名。唐武德七年(624)设置,治所在今湖南黔阳县。王昌龄贬官龙标,故后世习称王龙标。诗中“闻道龙标”,即以贬官之地龙标代指王昌龄。

   这是李白的一首七绝名作。据考证,王昌龄贬为龙标尉约在天宝七载(748)。第二年杨花飘落、子规鸣啭的暮春季节,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写下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寄给贬谪远方的王昌龄。

   王昌龄为何被贬?当时殷?[在《河岳英灵集》评语中说是“不矜细行”,新旧唐书也都说是“不护细行”,可见王昌龄没有犯大的过错,充其量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的小事,竟然被贬滴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遐荒”,这就不能不使人同情和叹惜。诗人常建在一首怀念王昌龄的诗中已流露愤慨和不平:“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鄂诸招王昌龄张债》)李白更是不顾社会上“谤议沸腾”(殷璿语,引自《唐诗纪事》),秉笔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王昌龄的深厚同情和慰藉。

   一、二两句,侧重于写景和叙事。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寓节令。杨花漫天飞舞,飘泊无定;子规(杜鹃鸟)一声声“不如归去”,鸣声凄厉。景物的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真是融情入景,天衣无缝!

   次句叙事。“过五溪”,点明王昌龄跋涉穷山恶水,到达龙标。五溪一带,当时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这里山深水急,交通十分困难,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此句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关怀王昌龄安危之情,已力透纸背。

   三、四两句则转为抒情。第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结句奇语迭出,又把另一自然物——风也拟人化了,愿随迅疾的长风直到夜郎西。此句“到夜郎西”和第二句“过五溪”遥相呼应,语意有异,其实相同,都是指王昌龄的贬谪地龙标。至此,我们看到诗人李白寄给王昌龄不仅仅是一首短诗,而是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

   全诗想像丰富,构思奇特,正是李白善于吸收乐府民歌丰富滋养的结果。六朝吴声歌曲《子夜秋歌》已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佳句;初唐诗人齐擀《长门怨》是一首列入“相和歌辞”的乐府诗,诗中“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也是以拟人手法写月的绝妙好辞。显而易见,李白对以上前人的诗句既有所继承,也有所创新。诗人含英咀华。 自铸伟词,使语意一新,意境一新。清人施补华评此诗“深得一‘婉’字诀”(《岘佣说诗》),恰好道出李白此诗深得乐府民歌天真自然的风致。

有关水的诗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有关水的诗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

佛的心,佛之悟

佛的心,佛之悟
佛心是放下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担忧未来,不执着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很多时候很多事求之不得,不如放下。放下是一种坦然,不是无奈,更不是放弃。放下是一种大度,是一种彻悟,是一种灵性。唯有放下,才能得自由快乐,才能真正得解脱。 佛心是宽容 宽容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激励。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

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有关思念亲人的诗句

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有关思念亲人的诗句
◆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示儿(陆游)...

比较优美的爱情诗句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比较优美的爱情诗句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两情若是久长时...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