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出自宋代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前 通:樽)

参考翻译

译文

距离都门畅饮已3年了,走过尘世的很多地方。相见欢笑还很温暖。你我也都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在这微明的月色淡淡的云的夜你又要乘孤舟远去,心中不免惆怅。但在这酒樽之前不用皱眉。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就是个行人。...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https://mj.aguanjie.com/5418.html

有关思念的经典诗句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有关思念的经典诗句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赏析  首(引庾信《拟咏怀》)   首联是他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顾安《唐律销夏录》谓“此诗首句既有‘掩柴扉’三字,而下面七句皆是门外情景,如何说得去?不知古人用法最严,用意最活,如‘掩柴扉’下紧接以‘苍茫对落晖’句,便知‘掩柴扉’三字是虚句,不是实句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