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出自唐代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注释①洛城:今河南洛阳。②玉笛:精美的笛子。玉:指玉石。③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声:声音。④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

参考赏析

鉴赏一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36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发思乡之情。王尧衢《唐诗合解》:“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笛声以风声而吹散,风声以笛声而远扬,于...

鉴赏二

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客东都(洛阳)。《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当即这次客东都有感而作。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出自晚唐诗人王驾的《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赏析  这首即兴小,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注释(1)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指杨梅。(2)芭蕉分绿与窗纱: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3)...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意思是“他送我木瓜,我就还他美玉。”     诗经名句&ldquo...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赏析  这首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