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出自唐代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赏析: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味。“金陵”,点明地属江南,“柳花”,说明时当暮春。这是柳烟迷蒙、春风沉醉的江南三月,诗人一走进店里,动人肺腑的香气就扑面而来。这一“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金陵古属吴地,遂称当地女子为“吴姬”,这儿指酒家女。她满面春风,一边压酒(即压酒糟取酒汁),一边笑语周到地招呼客人。置身其间,真是如沐春风,令人沉醉,让人沉迷。

  这两句写出了浓浓的江南滋味,尽管未明写店外,而店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柳树含烟的芳香国际,已依稀可见。此刻,无论是诗人仍是读者,视觉、嗅觉、听觉全都调集起来了。如钟惺所说:“不须多亦不须深,写得情出。”诗中的“唤”字,在一些版别中又作“劝”。

  “柳花”,即柳絮,本来是没有香的,但一些诗人却闻到了,如传奇“莫唱踏阳春,令人离肠结。郎行久不归,柳自飘香雪。”故明人杨升庵说:“其实柳花亦有微香,诗人之言非诬也;柳花之香,非太白不能道;竹之香,非子美不能道。”其实,对“满店香”的了解彻底不用拘泥于此,那当是春风吹来的花香,是泥土草木的幽香,是美酒飘香,大约还有“心香”,所谓心清闻妙香。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金陵的一群年青人来到这儿,为诗人送别。饯行的酒啊,你斟我敬,将要走的和不走的,个个干杯畅饮。也有人以为,这是说相送者周到劝酒,不忍遽别;离别者要走又不想走,无限眷恋,故“欲行不行”。

  李白此行是去扬州。他后来在《上安州裴长史书》说:“以前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令郎,悉皆济之。此则白之轻财好施也。”李白性情豪爽,喜爱交游,其时既年青有,又仗义疏财,兄弟自是不少。在金陵时也当如此。一帮兄弟喝酒,告别,少年刚肠,兴致盎然,没有伤别之意,这也很契合年青人的特色。“尽觞”,意思是喝干杯中酒。“觞”,酒器。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金陵一行,诗人是高兴的。在这样一个夸姣的时节,一个让人眷恋的当地,诗人却要走了。面临秀丽的江南景物和兄弟们的美意款留,诗人恋恋不舍,怎样才能表达自个的无限告别之情呢?或许践行的酒店正面临大江,诗人随手一指,以水为喻:请你们问问那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对比终究谁短谁长?

  情感是笼统的,即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但诗人不是简略的相喻,而是设问对比,迷迷茫茫地,似收而未收住,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幻想的空间。选用这种表现手法,李白能够遭到前人的启示,如谢朓就写过“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但李白写得愈加生动天然。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 https://mj.aguanjie.com/563.html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出自唐代张籍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参考翻译 译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全诗赏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全诗赏析
名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描写秋季的诗句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描写秋季的诗句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登科后》。   登科后   作者: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赏析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能够独具匠心、风云际会、生龙活虎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满意欢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独具匠心的小诗。这首诗由于给后人留下了“春风满意”与“浮光掠影”...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