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出自唐代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月儿,你哪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月亮和身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美好的春光。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清醒之时...

译文二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

参考赏析

赏析二

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

赏析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

简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https://mj.aguanjie.com/5661.html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出自先秦诗人佚名的《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赏析  全分为三章。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人们常说: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以说这里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并不为过。...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出自宋代苏轼的《贺新郎·夏景》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

那些意境美到让人心醉的古诗词

那些意境美到让人心醉的古诗词
  白海棠(红楼梦)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画堂春(纳兰容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一字诗(陈沆)   一帆一江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请留磐石上”下一句及全诗赏析

“请留磐石上”下一句及全诗赏析
诗词名句“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青溪》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优美的画面,溪流随山势蜿蜓,在乱石中奔腾咆哮,在松林里静静流...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