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注释⑴长相思。唐教坊曲,双翅小令。又名《双红豆》。...

参考赏析

赏析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年,三潘之乱平定。翌年三月,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词人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出关时冰雪未销,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人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改词抒写词人羁...

鉴赏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出自中唐诗人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赏析  山水向来多是对自然美的歌咏,但也有一些题咏山水的篇什,归趣并不在山水,而别有寄意。此诗即是一例。   这首题咏稚川山水的小诗,写得风光如画,感情充沛。稚川,所在不详。从诗中描绘的境界看,像是江南山水之乡。戴叔伦曾先后在新城(今浙江富阳)、东阳(今浙江东阳)当过县令,诗中...

描写菊花的诗句

描写菊花的诗句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裛(yì):沾湿。裛露:沾带露水。掇:收取。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唐·杜甫《宿赞公房》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镇《菊花》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紫艳:菊色,这里指艳丽的菊花。红衣:莲花瓣。  唐...

经典伤感诗句、关于伤感的诗句

经典伤感诗句、关于伤感的诗句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纳兰性德《虞美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出自唐代李存勖的《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参考翻译 注释 一曲舞鸾歌凤:一本作“一曲清歌舞凤”。鸾凤,鸾鸟和凤凰,古代传说中...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