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出自唐代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惟 / 唯)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注释⑴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说道:“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长期...

赏析

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https://mj.aguanjie.com/5720.html

形容秋季的诗句 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

形容秋季的诗句 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山店橘花发,江城枫叶新。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霜染鸦枫迎日醉,寒冲泾水带冰流。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迢迢新秋夕,亭亭...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出自宋代柳永的《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赏析  这首咏物写于何年,诸说不一,可能是诗人于公元851年(大中五年)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聘请为书记,入蜀时所作。扶风,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他的《韩冬郎即席二首》,有“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冬雪到时春”句。作者赴蜀,在这年冬天,有《悼伤后赴...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出自宋代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手执酒杯听...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