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出自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随着军营的号角声响起,四面传来战马嘶鸣的声音。像千里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烟雾弥漫中,落日朦胧,只见四野荒漠,一座孤城紧紧关闭着。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笛的声音悠扬,寒霜洒▼

参考赏析

讲解

每读这首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这首词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悲壮的英雄气在回荡着。“塞下秋来风景异”,劈头一句,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特殊的环境。时间是秋天,地点在边塞。风景呢?没说好,也没说坏,只说了一个“异”。“异”在哪里呢?且听下文:“衡阳雁▼

赏析

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本词即作于此时。上片着重写景。“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

写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至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 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 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点评

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范仲淹守边时,作《渔家傲》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修尝称为“穷塞主”之词云云。现仅存一首。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区域。当时延州为西北边地,是防止西夏▼

评论

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1040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出自宋代秦观的《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用香墨勾画弯弯的眉毛,胭脂淡淡地匀在脸上。身着蓝衫和杏黄...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出自东汉诗人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从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

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

描写夏天的优美诗句、关于优美风景的诗句

描写夏天的优美诗句、关于优美风景的诗句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南宋诗人陆游《幽居初夏》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江南孟夏天,...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