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出自唐代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 一作:随君)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注释⑴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⑵杨花:柳絮。子规▼

参考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

创作背景

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鉴赏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出自南宋诗人朱淑真的《即景》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赏析  这首是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借景抒发了人郁郁寡欢的心情。前两句有静有动,表态中的“清影”和“幽窗”动态中的“竹摇”和“鸟噪”,真是绘声绘色。后两句将前句中的烦躁情绪进一步深化,初夏时分海棠花写了,柳絮也飞尽了,白天越来越长了,实在给人一种“困人”的感觉。全诗寄情绪于景物,淡淡几...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作一首词曲喝着一杯美酒。想起去年同样的...

描写秋天的诗句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描写秋天的诗句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

关于月的诗句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关于月的诗句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唐白居易《春题湖上》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唐刘方平《秋夜泛舟》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唐刘方平《月夜》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唐韩愈《山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