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重重叠叠的山峰隔断了繁华喧闹的都市生活,更觉得年丰人寿在我们这个小村落。移居到想要去的人迹罕至之所,那里有窗口可以看到碧绿的山峰,还有屋后茂密的松柏一棵棵。种植那十年成材的树木,耕作那一年收获的谷物,都交给那些年轻人吧。老夫我所要做的,只是清早醒来,欣赏那将落的明月;醉饱之后,充分享受那山间▼

参考赏析

鉴赏

整首小令的上半阕,写他为什么要“卜居外家东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这就是诗人认为十分理想的卜居之地,是诗人心中向往的优美的幽居佳境。下半阕写移居新环境中的新生活,人活着,总要吃饭穿衣,作为平民种木、种谷之类的事,不干是不行的。而他年事已高,不宜体力劳动,▼

创作背景

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历尽磨难的元好问回到家乡秀容,择居母亲张氏娘家东园。颠沛流离多年方始安定,眼见家乡宁静太平,年成丰收,他如释重负,作了这首曲。元好问在曲中表现的主题虽然是欣慰与满足,但在字句中也隐约透出国家灭亡后闲居无所作为的无奈,这从结煞几句有意所作的豁达语中可以品出。全曲化用前人成句▼

作者介绍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 https://mj.aguanjie.com/5861.html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出自宋代高翥的《清明日对酒》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出自初唐诗人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赏析  晋陵,唐郡名,即今江苏省常州市。陆丞相,名元方,晋陵人,武则天时期为相,与杜审言颇有交往。陆元方有《早春游望》寄给他。因有感于陆元方能够在宦游中赏玩春光,而自己却在异乡为“归思”所苦,于是杜审言将自己的感想结构成篇,作《和晋陵陆...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出自唐代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劝客 一作:唤客)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翻译风吹柳絮满店都是香味,吴地的女子...

每天都冒出很多念头,那些不死的才叫做梦想

每天都冒出很多念头,那些不死的才叫做梦想
引导语:生命中,会有一个人,给你生命,陪你成长;生命中,会有一个人,激起你的涟漪,给你淡淡却美妙的青春回想。时光如梭,转瞬即逝,享受每分每秒,即使在你最艰难的时刻。 1、水一旦流深,就会发不出声音。人的感情一旦深厚,就会看似淡薄。 2、喜欢是乍见之欢,爱是久处不厌。   3、人生真正的朋友不一定会锦上添花,但一定会雪中送炭。   4、无畏孤单。因为这世上,肯定有一个人,正努力地走向...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