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注释①见:古同“现”,出现,显露。②萧萧:风声。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④挑:挑弄、引动。⑤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⑥篱落:篱笆。▼

参考赏析

鉴赏

《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在这里应读“xiàn”而不读“jiàn”。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赏析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

作者介绍

叶绍翁 叶绍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赞美老师的名言诗句、关于赞美老师的诗句

赞美老师的名言诗句、关于赞美老师的诗句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李贽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 ◆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参考翻译 译文 猿猴啼叫,送行的人已散尽,落日挂在了江头。我独自伤心,而水也自顾自的流。同是被贬的...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赏析  不少专家都曾指出过辛词的多样性特点,肯定各种风格的作品往往又都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读者一旦细读了辛词,便会有极深的感受。就拿这阕《清平乐》来说,可以讲是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

有关春季的诗句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有关春季的诗句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宋·钱惟演《木兰花》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来《春日》 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宋·梅尧臣《东溪》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春夜》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