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注释①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

参考赏析

赏析二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上片忆旧。“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直▼

创作背景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也因之开始了流亡生涯,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他在南宋都城临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或1136年(绍兴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陈与义是洛阳人,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中旧游,那时是徽宗政和年间,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备尝艰苦,而南宋朝廷在南▼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 https://mj.aguanjie.com/6136.html

关于思念的诗句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关于思念的诗句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似此星...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出自清朝诗人吴梅村的《鸳湖曲》   驾鸯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烟雨迷离不知处,旧堤却认门前树。   树上流莺三两声,十年此地扁舟住。   主人爱客锦筵开,水闻风吹笑语来。   画鼓队催桃叶伎,玉箫声出柘枝台。   轻靴窄袖娇妆束,脆管繁弦竞追逐。   云鬟子弟按霓裳,雪面参军舞鸜鹆。   酒尽移船曲榭西,满湖灯火醉人归。   朝来别奏...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出自五代李煜的《忆江南·多少恨》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有多少的恨,昨夜梦中的景象,还像以前我还是故国君主时,常在上苑游玩,车子如流水穿过,马队像长龙一样川流不息。正是...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