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注释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h):指▼

参考赏析

鉴赏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

创作背景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简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比较励志的诗句、励志古代诗句

比较励志的诗句、励志古代诗句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大学)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最...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出自魏晋曹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 一作:谈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请问汉宫得宠妃嫔...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