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

出自宋代司马光的《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挽了一个松松的云髻,化上了淡淡的妆容。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轻盈的身体。她的舞姿就像飞絮和游丝一样,飘忽不定。此番一见不如不见,多情不如无情。笙歌散后,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挂,四处无声。注释⑴西江月:词牌名。⑵宝髻:妇女头上带有珍贵饰品的发髻。⑶铅华:铅粉、脂粉。⑷“青烟翠雾”二句:形▼

参考赏析

赏析

司马光不以词作著名。然而,北宋词风甚盛之时,一些名臣如韩缜、韩琦、范仲淹都能事业之余写出很好的词,司马光也不例外。他的词作不多,遗留下来的只有三首,多系风情之作。其词不加虚饰,直抒胸臆,继承了“国风好色”、“《小雅》怨悱”的优良传统。此词中的“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即是写情的佳句。这说明,司▼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 | https://mj.aguanjie.com/6440.html

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适当闻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起浮月傍晚”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当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出自唐代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曾经在蜀国见到过杜鹃鸟,在宣城又见到了杜鹃花。杜鹃叫一回,我的泪流一...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自唐代王翰的《凉州词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解 译文  精美的酒杯之中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勇士们正要开怀畅饮,却又被急促的琵琶声...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