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出自唐代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富家的子弟不会饿死,清寒的读书人大多贻误自身。韦大人你可以静静地细听,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陈。我在少年时候,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我的辞赋能与扬雄匹敌,我的诗篇可跟曹植相近。李邕寻求机会要和我见面,王翰愿意与我结为近邻。自以为是一个超异突出的人,一▼

参考赏析

赏析

在杜甫困守长安十年时期所写下的求人援引的诗篇中,要数这一首是最好的了。这类社交性的诗,带有明显的急功求利的企图。常人写来,不是曲意讨好对方,就是有意贬低自己,容易露出阿谀奉承、俯首乞怜的寒酸相。杜甫在这首诗中却能做到不卑不亢,直抒胸臆,吐出长期郁积下来的对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材的悲愤不平。这是他超出常人▼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七载),时杜甫37岁,居长安。韦左丞指韦济,时任尚书省左丞。他很赏识杜甫的诗,并曾表示过关怀。公元747年(天宝六载),唐玄宗下诏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入京赴试,李林甫命尚书省试,对所有应试之人统统不予录取,并上贺朝廷演出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杜甫这时应试落第,困守长安,心▼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https://mj.aguanjie.com/6616.html

善言段子19则

善言段子19则
01、妄语是一切恶业的根本。   02、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   03、说话前你是话的主人,说话后你是话的仆人。   04、言多必失,说话要精简。   05、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06、良性的语言、和善的劝导、句句体现关心与鼓励,以别人的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他人能听懂的语言和方法。   07、口说一句好话,如口出莲花;口说一句坏话,如口吐毒蛇。   08、常赞美别人的长处,不...

关于山水的诗句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关于山水的诗句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应怜屐齿印苍苔,...

关于描写冬天的诗句、冬天景色的诗句

关于描写冬天的诗句、冬天景色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出自宋代苏轼的《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