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出自唐代杜甫的《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风中抖动,只有蜡烛残光照着孤单的我。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天空中的月色虽好谁与我共赏。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路艰难。我已忍受十年的飘零生活,把家安在这里不过勉强栖身。注释⑴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⑵井梧:梧桐。叶有黄纹如井,又称金▼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诗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则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做这么个参谋,每天天刚亮就得上班,直到夜晚才能下班。杜甫家住成都城外的浣花溪,下班后来不及回家,只好长期住在府内。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天。所谓“宿府”,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因为别人都回家了,所以他常常是▼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  这首小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

一句话经典语录:表面的,往往并非真相

一句话经典语录:表面的,往往并非真相
1、认真本身就是一种素质,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具备这种素质。 2、孤独,是给你思考自己的时间。 3、心太软的人快乐是不容易的,别人伤害她或她伤害别人都让她在心里病一场。 4、你的脸上云淡风轻,谁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紧。你走路带着风,谁也不知道你膝盖上仍有曾摔伤的淤青。你笑得没心没肺,没人知道你哭起来只能无声落泪。要让人觉得毫不费力,只能背后极其努力。我们没有改变不了的未来...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出自宋代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参考翻译 注释 泛菊杯深:化用陶渊明诗,写重阳佳节两人共饮菊花酒。泛,漂浮。深,...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出自唐代吴融的《途中见杏花》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参考翻译 译文 一枝淡红的杏花探出墙头,而墙外的行人(作者)正伤春惆怅。这枝杏花...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