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谁可同语?只有萧瑟的西凤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铁马金戈南征北战,最终只剩日落黄昏青草掩藏着坟墓。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注释1、无定据:没有一定。宋代毛开《渔家傲▼

参考赏析

鉴赏

词中有“牧马频来去”、“西风”及“青冢黄昏路”之语,青冢离龙泉关较近,因此可能创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驾至五台山、龙泉关时。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此时姓觉罗氏,彼时有可能姓叶赫那拉氏,江山的轮回是不以▼

赏析

这首小词通过对塞外古战场的描写,抒发了对历代兴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词的上片写景,描写塞外古战场的荒凉景象。“今古河山无定据”,首句以议论开篇,简朴的文字有一种历史纵深感,而且形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氛围。“今古”二字,包括古往今来。面对大好河山,多少风云人物,你争我夺,或长期或短暂地占据它,但谁也没有永久▼

创作背景

这首出塞词,当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奉命与副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词人时年二十八岁。▼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赏析  这是首送别,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友人已乘舟向烟水迷蒙的远方驶去,但诗人还在向他洒泪挥手送别。渐渐地,看不见友人的旅舟了,江面上鸟在飞着,不知它们要飞往何处;远处只有青山默默地对着诗人。朋友乘坐的船儿沿长江向远处去了,诗人在斜阳里...

关于描写雨的诗句、夏天的雨的诗句

关于描写雨的诗句、夏天的雨的诗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描写早春美景的诗句、关于美景的诗句

描写早春美景的诗句、关于美景的诗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译文]不再知道世间还有可耻的事情。   [出典]北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注:   1.“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常用来怒斥无耻之徒。   2. 这个成语来源于《欧阳文忠集。与高司谏书》,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3. 在吕夷简等的诬蔑下,范仲淹受到降职处分,被贬到外地...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