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注释⑴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迎▼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此时▼

赏析

组诗的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从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一再鸣”三字,可见百感已暗集毫端。三四句写“有感”正面。一个“欲”字,一个“怆”字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第一首以沉郁胜,第二首则以雄浑胜。第一首似一支序曲,第二首才是主奏,意境更为辽阔,感情也更为沉痛。要想理解第二首▼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有关美好生活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有关美好生活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池上碧苔三...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出自唐代诗人刘方平的《代春怨》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赏析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要“言”的是“春怨”。诗中无一“春”字,但从写景可见;至于“怨”字,则只能从字里行间细加品味,仔细琢磨了。   “朝日”,犹日日,时俗口语;春暮莺稀,故谓“残莺”。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自然怨忧满怀,偏偏几只残莺似乎也察知闺中思妇的孤寂,天天来陪伴着她叫个不停,更令人...

最忆江南 —— 古诗词中的梦里水乡

最忆江南 —— 古诗词中的梦里水乡
“燕子梁上飞,绿水人家绕。”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南梦。 1、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菩萨蛮——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3、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译文] 不进入老虎洞,怎么能捉住小老虎。   [出典] 南朝   范晔   《后汉书班超传》   注:   1.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2. 释义: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3.  解 释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身经历...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