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

出自宋代张炎的《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愁余。荒洲古溆,断梗疏萍,更漂流何处。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笑无书。书纵远,如何梦也都无。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远山随着空阔的长天没入了大海,我倚着高楼遥望海天之际,风势劲急黄昏时暮潮刚刚涌起。帘外斑鸠啼叫,周围一片细雨,几处闲置的冬田,隔河对岸开台春耕,趁着春雨锄地。嫩叶如烟雾缭绕着柳梢泛出新绿,想如今,这如烟的新绿定已染得西湖翠碧。我还记得当年在湖山深处隐居,两三株杨柳将柴门掩闭。这春色使我愁烦。荒芜▼

参考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赠友词。开头三句写极目远望之景。近处,则是一幅春雨催种的田园图画。“新烟禁柳”转而遥想杭州临近清明时的景象,“荒城”三句折回眼前情事,勾出书远梦无的沉痛怅惘。全词一气呵成,时空组接,道尽游子客中的伤春伤别之情。 这首词是作者客居江阴时,追忆杭州旧游之作。上片以景出情,由此及彼,点出思念杭州西▼

赏析

本词倚楼怀远,感伤身世飘零,更寄寓了故国之思。极目所见,皆惹起无穷的哀思离情。上阕写久客绍兴,一片水乡风光,但笔调有些无奈,至“想如今”句,则明白点出。下阕由己及人,结末愈转愈深,曲折如意。▼

作者介绍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 | https://mj.aguanjie.com/6668.html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全诗赏析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全诗赏析
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的《行路难》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与春天有关的诗句、形容春天的诗句

与春天有关的诗句、形容春天的诗句
★恼人天气又春阴。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宋·苏轼《一丛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宋·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出自隋代的《送别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参考翻译 翻译 杨柳枝青青的垂到地面,杨花漫天飞舞。柳条折尽了杨花也已飞尽,借问一声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其作者已无法考证,然而诗中借柳抒发的那份恋恋不舍的心境,却流传至今。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角它送友...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出自五代李煜的《忆江南·多少恨》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有多少的恨,昨夜梦中的景象,还像以前我还是故国君主时,常在上苑游玩,车子如流水穿过,马队像长龙一样川流不息。正是...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