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出自宋代诗人曾畿的《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赏析
  作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首句写出行时间,“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往往多雨,但现在却“日日晴”,写天晴,也是写诗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那么明睸,那么开朗!次句写出行路线。诗人乘船去游山去了,“泛尽”了舟,到了小溪的尽头,又换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乐无穷,其雅无穷,其趣无穷。第三句写“绿阴”,游山归来的路目,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渔翁的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全诗赏析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全诗赏析
诗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 观刈麦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出自隋代的《送别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参考翻译 翻译 杨柳枝青青的垂到地面,杨花漫天飞舞。柳条折尽了杨花也已飞尽,借问一声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其作者已无法考证,然而诗中借柳抒发的那份恋恋不舍的心境,却流传至今。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角它送友...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