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时,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已。诗人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https://mj.aguanjie.com/903.html

关于桂林山水的诗句 天下风光数桂林,岂知阳朔更怡情

关于桂林山水的诗句 天下风光数桂林,岂知阳朔更怡情
人家都在画图中,风景尽在西街中  山水有相逢,终会到漓江。 水如罗带山如屏,奇秀莲峰古有名  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  天下风光数桂林,岂知阳朔更怡情  阳朔风景甲天下,天下风景数兴坪。  一带山河,举世无双,少年努力,万古流芳。 争道桂林好,岂知阳朔奇 不愿做神仙 愿做桂林人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羁谴同...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品令·茶词》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参...

优美的句子:人生,越努力越幸运!

优美的句子:人生,越努力越幸运!
1.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做好自己。肤浅的羡慕,无聊的攀比,笨拙的效仿,只会让自己整天活在他人的影子里面。盲目的攀比,不会带来快乐,只会带来烦恼;不会带来幸福,只会带来痛苦。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认清目前的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走自己的道路,人生,越努力越幸运! 2.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

描写花的诗句 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描写花的诗句 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唐王维《临湖亭》 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至剡中》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高蟾《上商侍郎》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溪...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