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全诗赏析

诗词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品赏析:

  该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2014经典语录:青春就应该有一种快乐勇敢的气质

2014经典语录:青春就应该有一种快乐勇敢的气质
引导语: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不那么如意的世界,当乌云密布我们就摇曳,但阳光总有一天会到来,等阳光照到你的时候,记得开出自己的花就行了,那个你与生俱来的梦想。只要我的心还是透明的,那么就能折射希望。 1、过去的景色那样美,让你流连不舍,可是你总是需要前进,会离开,然后你告诉自己,没关系,我以后一定还会再来看,可其实,往往你再也不会回去。 2、去面对复杂,去保持欢喜。相信自己的坚强,但...

表达思念情人的诗句、思念情人的诗句

表达思念情人的诗句、思念情人的诗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忍把千金酬一笑?...

陈与义《登岳阳楼》全诗及翻译

陈与义《登岳阳楼》全诗及翻译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释   《登岳阳楼》共二首,这是其中一首。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在长江南岸,濒临洞庭湖。始建於唐代,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①帘旌:酒店或茶馆的幌子。   ②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③吴蜀...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出自宋代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他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勤王」。以此两端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干戈寥落",是...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