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泽东: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全诗赏析!

毛泽东名句“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出自《念奴娇·昆仑》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作品赏析:

  此词作于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10月,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这首词里,毛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思想,他把昆仑裁为三截后,“一截遗欧,一截赠美”,好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是“大同”理想;联系到他的事业,这大同理想还不是《礼记》里幻想的那种,而是马克思设计的那种。马克思得以在中国传播、托根,很可能与《礼记》那个古老理想深入民族心灵有关,康有为曾依傍那个理想,直到近来讲“小康”,名字还从《礼记》那段里摘出来的。叫人惊异这个以流变不居著名的世界上,会有那样顽固的继承性;一个学说在民众间的传播,往往不在于它论证得使人信服,而别有更深微幽隐的因素,任何时代,群众都没有从学理上了解过自己所信奉的理论。当然,词不是政治学说的论文,它也不可能介绍大同理想的细节,所以,通过昆仑这个意象传达的大同理想,其实还是个两面派、具有兼容性,既适合《礼记》那个本土的型号,也适合马克思那个舶来的型号。读者得参照作者的生平、思想,才能给这个理想贴上特别的标签——这是文艺写作天生具有含糊性、作者的限制不可能天网恢恢的一个例子,同时也是读者具有理解主动性的一个例子。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九日登高》   九日登高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赏析:   这首诗作于王勃南游巴蜀之时。这首诗在言语上运用了平常白话,如“他席异乡”、“那从”等,显得浅显亲热。方法上第三句“情面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边思念亲人但是却不能...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出自唐代杜甫的《柏学士茅屋》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参考翻译 注释 ⑴柏学士,其人不详。杜甫另有...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出自初唐诗人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赏析  晋陵,唐郡名,即今江苏省常州市。陆丞相,名元方,晋陵人,武则天时期为相,与杜审言颇有交往。陆元方有《早春游望》寄给他。因有感于陆元方能够在宦游中赏玩春光,而自己却在异乡为“归思”所苦,于是杜审言将自己的感想结构成篇,作《和晋陵陆...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出自唐代诗人苏颋的《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赏析  按照题目的标示,这首五绝大概是写人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岁暮时迟之类的感慨。它有兴寄,有深意,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即兴咏史诗。   汾水在今山西省。这诗所说的“河汾”,是指汾水流入黄河的一段。这河、汾沿岸,便是汉、唐的河东郡。河东郡有个汾阴县(今山西万荣南)。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元鼎四年)...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