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出自宋代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

  "辛苦遭遇起一经,干戈冷清附近星."作者在面对生死关头,回想终身,感慨万千。他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勤王」。以此两头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其时的历史背景和自个心境。"干戈冷清",是就国家整个形势而言。据《宋史》记载,朝廷徵全国兵,但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捐躯者屈指可数。作者用"干戈冷清"四字,暗含着对苟全性命者的愤慨,对投降派的斥责!

  如果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则是从横的方面烘托。"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苍凉的天然现象喻国务的陵夷,极殷切地体现了他的哀恸。把自个的命运和国家的出路紧紧的联络在一起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流浪在水上,无所依靠,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而作者再在"萍"上着"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归纳了作者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崎岖不平的终身。本联对仗整齐,比方恰当,形像明显,豪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烘托生发。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戎行被元兵打败后,曾从惊慌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其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怎么闯过那九死终身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担忧、最惊慌不安的工作。当今戎行失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格外有情味,"惊慌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豪情颜色的地名天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体现他昨天的"惊慌"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烘托到极至,哀怨之情会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澎湃的气势、嘹亮的情调收束全篇,体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束的高深,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构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体现了诗人为国家安甘愿大方赴死的民族气节。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https://mj.aguanjie.com/488.html

有关于花的诗句、描写赞美花的诗句

有关于花的诗句、描写赞美花的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沦》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蔌蔌衣巾》 ●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醉枫叶:枫叶含霜似醉。元·许有壬《荻港早行》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出自唐代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枫树在深秋...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注释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2.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乐游原 /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文译我在傍晚时分心情郁闷,于是驱车来到京都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