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南宋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

  首联烘托出丰盈之年乡村一片安静、欢悦的气候。腊酒,指腊月酿造的酒。豚,是猪。足鸡豚,意谓鸡猪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心意却非常深沉。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美意。“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乡村憨厚民俗的欣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风光,写景中寓含道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通艳丽、开畅明快的诗句,好像能够看到诗人在翠绿可掬的山峦间散步,清碧的山泉在弯曲溪水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弯曲的山径也愈益模糊难认。正在怅惘之际,俄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草屋,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畅。其笑容可掬的振奋之状,能够想见。当然这种境地前人也有描画,这两句却分外含蓄特别,所以钱钟书说“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宋诗选注》)。大家在讨论学识、研讨疑问时,往往会有这样的状况:山回路转、错综复杂,未来安在?所以顿生苍茫之感。可是,若是锲而不舍,持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呈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畅,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即是此联给大家的启示,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大家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符合之处,因此更觉亲热。这儿描绘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畅的情形,不只反映了诗人对出路所抱的期望,也道出了人间事物消长改变的道理。所以这两句诗就越出了天然风光描绘的规模,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此联展现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天然入人事,描画了南宋初年的乡村习俗画卷。读者不难体会出诗人所要表达的酷爱传统文化的厚意。“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盈的等待。这个节日来历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伐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儿更以“衣冠俭朴古风存”,赞许着这个陈旧的乡土习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形,并和自个的情感相融。但是诗人好像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刻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往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寂的颜色,别有一番情味。所以这两句从胸中天然流出:希望而今而后,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热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酷爱家园,与农人亲密无间的诗人栩栩如生。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https://mj.aguanjie.com/530.html

此生,来世,美极了!

此生,来世,美极了!
如若我是来还债的, 那就尽量多还一些, 宁人负我,我不负人。 如若我是来报恩的, 那就尽量多报一些, 今生为人实属不易, 我要把人性发挥到极致。 每当遭遇困境、 面对挫折、 感觉不被理解、 内心不能够平静时, 告诉自己: 今生已经是最后一生, 我将永远告别这个 娑婆世界, 没有什么值得长久计较。 虽一时之间 偶尔会有抵触与抱怨, 但我会很快 提醒自己保持正念觉知。 此生, 无论我拥有怎样的父母、...

描写冬天的诗句、关于写冬天的诗句

描写冬天的诗句、关于写冬天的诗句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

有关于花的诗句、描写赞美花的诗句

有关于花的诗句、描写赞美花的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沦》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蔌蔌衣巾》 ●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醉枫叶:枫叶含霜似醉。元·许有壬《荻港早行》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

诗经名句“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名句“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名句“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努力改进我们才能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一个人如此,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要有这种精神,尤其是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社会体制、结构、形态正处于一个转型的阶段,很多...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