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出自唐代张仲素的《春闺思》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袅袅城边的垂柳,青青路旁的柔桑。提篮忘了把桑采,凝思昨夜梦渔阳。注释[1]渔阳:秦渔阳县在今天津蓟县,秦、汉、魏、晋、渔阳郡治此。隋末改无终县为渔阳。隋玄州渔阳郡、唐蓟州渔阳郡均治此。唐以后渔阳为蓟州治所。明省入蓟州 。今为蓟县。现蓟县西北有一山,名曰渔山,县城在山南,故名渔...

参考赏析

赏析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城边、陌上、柳丝与桑林,已构成一幅春郊场景。“袅袅”写出柳条依人的意态,“青青”是柔桑逗人的颜色,这两个叠词又渲染出融和骀荡的无边春意。这就使读者如睹一幅村女采桑图。于是,这两句不仅是一般地写景,还给女主人公的怀思提供了典型环境:城边千万丝杨柳,会勾起...

鉴赏

唐代边境战争频仍,后来又加上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唐诗中,包含广大量描写征夫思妇相互怀念的作品。张仲素是以写闺情见长的。他的这类作品,除《春闺思》外。还有《秋闺思》、《秋夜曲》等,皆脍炙人口,传诵至今。本诗写征人妻子在春天里思念丈夫的心态。诗的开头,紧紧扣住一个&qu...

作者介绍

张仲素 张仲素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 https://mj.aguanjie.com/5476.html

经典语录:带我们前往未来的,叫梦想

经典语录:带我们前往未来的,叫梦想
引导语:每一段爱情,都会从激情走向平淡。开始时电击般的兴奋和痴情,慢慢变得温和平静,少了冲动,开始觉察心中人的缺点,也会为失去新鲜感而烦躁不安。其实,爱,不过是在繁华落尽后留在身边的那一个。只是,你愿意与谁一起去看那细水长流? 1、从今以后,别再过你应该过的人生,去过你想过的人生吧! 2、有时候,必须有人让我们落下眼泪,才能让我们清醒过来,其实我们应该拥有一个令我们微笑的人。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全诗赏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全诗赏析
名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的首...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出自宋代晏殊的《破阵子·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