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出自宋代苏轼的《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注释若:如果。何:为何。...

参考赏析

道理

文学意义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

赏析

唐朝的韦应物写了一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凿岩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这位作家对水石之间关系的疑惑与领悟,亦同于苏轼之于琴指。这其实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都是因缘...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五》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泰山不能损坏...

描写秋季景色的诗句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描写秋季景色的诗句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高楼目尽欲...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出自宋代晏殊的《踏莎行·小径红稀》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路边的红花日渐稀少,郊野却被萋萋芳...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全诗赏析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全诗赏析
名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邶风·击鼓》,这句诗句的意思是“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 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