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出自宋代朱熹的《劝学诗 / 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作:少年易老学难成)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注释1、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源于《南史·谢方明传》,谢方明之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

参考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一些水的经典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一些水的经典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 三峡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 与朱元思书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 登鹳雀楼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 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时,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出自两汉的《旧题苏武诗 / 别诗四首·其一》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