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出自宋代柳永的《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小睡之后,就因薄被而被冻醒,突然觉有种难以名状的离别滋味涌上心头。辗转反侧地细数着寒夜里那敲更声次,起来了又重新睡下,反复折腾终究不能入睡,一夜如同一年那样漫长。也曾打算勒马再返回,无奈,为了生计功名已动身上路,又怎么能就这样无功而回呢?千万次的思念,总是想尽多种方法加以开导解释,最后只能就这样▼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忆帝京》是柳永抒写离别相思的系列词作之一。这首词纯用口语白描来表现男女双方的内心感受,艺术表现手法新颖别致。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较有特色的一首。 起句写初秋天气逐渐凉了。“薄衾”,是由于天气虽凉却还没有冷;从“小枕”看,词中人此时还拥衾独卧,于是“乍觉别离滋味”。“乍觉”,是初觉,刚觉,由于被某种▼

创作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年份暂不可考。然柳永词的最大特点在于写实,此词词牌名为“忆帝京”,大概是因为回忆在汴京的妻子而命名的,词中又说“乍觉别离滋味”,这个“乍”字,说明柳永离开汴京不久,而“薄衾小枕凉天气”则说明作词时间是初秋。柳永因“觉别离滋味”,从而写下这首词。▼

作者介绍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 https://mj.aguanjie.com/5799.html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出自宋代苏辙的《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愁绪万千。没想到在...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残丝曲》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赏析  首句以杨衰莺老,柳弱蜂归写出暮春凄美光景,为全定调。  次句点出主题,情人相望,举酒不饮。思绪万千。  再次句借春归写人分离,落花在风中回旋,写人在景物来衬托,更加凄惨。  末句则写出满地榆钱,人走后的萧索景象。

赞美夏天的诗句 向夏天要紫色的衣裳

赞美夏天的诗句 向夏天要紫色的衣裳
这里越过结满露珠的早晨 在这里面对发烫的眼神 风雨过后天空几度平静的苍白 你走后我的心几分速跳的空白 你消失的路线我再次用泪水覆盖 你留恋的话语我趁着高温向心里掩埋  如果往事在回忆里更加芳香 楝子花能不能证明属于未来的青果 如果梦中更需要真情的颜色 思念都会品尝分离的苦涩 向夏天要紫色的衣裳 躺在我胸前的夏天 云在这里哭泣 宣泄的那么彻底 你弄湿了我的头发,我的楝子花 我知道我一直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全诗赏析

“安得广厦千万间”全诗赏析
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杜甫 年代: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