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
出自唐代张九龄的《西江夜行》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译文
漫长的夜啊,故人何在?碧波夜月之下行船,天地空旷而茫茫,思乡之情,切切难忘。身外的景物没有人的忧愁,清澈的河水也自在流动。念及乡愁,离家已是林叶换了多个春秋了,拥着乡愁坐在寂静的夜里,任凭寒露渐生,打湿了衣袖。而在此时,还有那江中沙洲上的白鹤,在这暗夜与黎明的分际,乍然长鸣,让人暗暗心惊。▼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