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李群玉《黄陵庙》诗赏析

    李群玉是晚唐人中有特点的一个。字文山,湖南澧州(今澧县)人。《唐才子传》称他“清才旷逸,不乐仕进,专以吟咏自适。笔遒丽,文体丰妍。好吹笙,美翰墨,如王谢子弟,别有一种风流。”又说亲友敦促他入京应进士试,落第之后,就不再去。裴休为湖南观察使,厚礼聘请他佐理郡中事务。曾劝勉他说:“处士被褐怀玉,浮云富贵。名高而身不知。神宝宁久弃荒途,子其行矣。”这大约是裴休罢任的时候,劝他入京求仕的话。大中八年(公元八五四年),裴休为宰相执政。使李群玉进呈诗三百篇,同时为他上表举荐,因而得授宏文馆校书郎。但他还是不乐为官,不久即告假回家,二年后逝世。《唐诗纪事》说:“群玉好吹笙,善急就章,喜食鹅。及授校书郎东归,卢肇赠诗云:‘妙吹应谐风,工书定得鹅。”他的诗今存三卷,五言为多,颇有清新古雅之作。生平事迹,大概如此。《唐才子传》有一段评论云:“夫澧浦古骚人之国。屈平仕遭谮毁,不知所诉,心烦意乱,为《离骚》。骚,愁也。‘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也,又何怀乎故都?’委身鱼腹,魂招兮不来。芳草萎尔,萧艾参天,奚独一时而然也。群玉继禀修能,翱翔大化,人不知而不恤,禄不及而不言。望涔阳之无极,挹兰杜之绪馨。款君门以披怀,沾一命而潜退。风景满目,宁无愧于古人。故其格调清越,而多登山临水、怀人送归之制。如‘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等句,己曲尽羁旅坎壈之情。壮心千里,于方寸不扰,亦大难矣。”这一段文字,前段以李群玉比之为屈平,中段叙说李群玉的品德,后段评其诗格。我以为李群玉与屈平不同,他并非因不见用于朝廷而感到穷愁,也没有象屈平那样的叫苍天,叩帝阍。他根本是心甘淡泊,敝屣荣名的人,恐怕只能比之为陶渊明一流。不过评论中说他曾“款君门以披怀”,方干《经李群玉故居》诗中也说他:“讦直上书难遇主,衔冤下世未成翁。”似乎李群玉曾向朝廷上书论政而未被采录,但现有的资料中却没有记载。尽管李群玉的传记资料不详,但已可知他的人品是高洁的。可是近来有一个唐诗选本却说:“李群玉的诗内容不丰富,不脱山人、门客的题材,既歌咏闲适,又干求权贵。”这一评论真不知根据什么史料。李群玉生平只有裴休一个知己。裴休这样提挈他,他还是很恬淡。做一下校书郎,还是为了裴休的恩遇,此后便及早告退,并不想高升。他的诗集中根本没有一首干求权贵的诗。甚至在《蒙恩授官,言怀纪事》这首诗中,也没有感激涕零的表现。这段评论,很象是三十年代批判晚明小品文作家的,现在抄来评论李群玉,真是牛头不对马嘴了。

    湖南湘阴洞庭湖边有一座黄陵庙,是祭祀帝尧的两个女儿的。据古代传说,帝尧二女,一名娥皇,一名女英,都嫁给帝舜。舜到南方去巡狩,娥皇、女英也随从同去。到了湘阴,二女留驻。舜帝独自南行,行到现在的湖南、广西交界处,所谓“苍梧之野”,得病而死,葬于九疑山下。后人为他建祠,至今九疑山下还有舜祠。娥皇、女英得到舜帝病死的消息,日夜悲哭,不久就投水而死。她们的眼泪洒在竹竿上,就成为湘妃竹。后人在湘阴为她们建祠,称为黄陵庙。

    黄陵庙是李群玉经常经过的地方。他对这两位尧女舜妃的故事,很有感动,每次经过,必赋一诗。现在他的诗集中,还存四首。据说他从校书郎告病假回湖南时,又经过湘阴,在黄陵庙题诗一首:

    黄陵庙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明妆尚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嚬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这首诗很流利,诗意也明白清楚,无须注释。第二句是说庙中神像塑造得栩栩如生。中间二联在写景中表凄恻的怀古之情。结尾句设想二妃还好象在悲哀地遥望南巡的帝舜,可是隔着湘江的九疑山,在云雾之中,乌沉沉地望不清楚。

    李群玉题诗之后,当晚就住在山下旅馆中。梦见两个女子,自言是娥皇和女英。因为被李群玉的好诗所感动,所以来致谢。并且说,两年之后,你将“游于汗漫”,那时我们就可以和你叙会了。李群玉就和她们互叙情好,一会儿她们便倏然不见。两年以后,李群玉果然得病身亡,大约就是神女所谓“游于汗漫”去了。

    这个梦,大约李群玉很高兴,常常讲给朋友听。《唐诗纪事》说“段成式志其事”。段成式是《酉阳杂俎》的作者,喜爱记录异闻奇事,但李群玉的故事却未见于此书。不过段成式有两首《哭李群玉》诗,我们非但可以由此知道李群玉曾自己夸说过这个美梦,而且也可以了解李群玉的人品:

    哭李群玉

    曾话黄陵事,今为白日催。

    老无儿女累,谁哭到泉台。

    哭李群玉

    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

    明时不作祢衡死,傲尽公卿归九泉。

    无独有偶,同时有一位四川诗人李远,字求古,也是一个“夸迈流俗,为诗多逸气”的人。宣宗时,宰相令狐綯要任命他为杭州刺史。皇帝说:“此人做诗,有‘青山不厌一杯酒,白日惟销一局棋’的话,他整天饮酒下棋,能做地方官吗?”宰相说:“这是诗人偶尔感兴,未必真是如此懒散。”皇帝说:“好吧,让他去试试,看他政绩如何。”李远上任之后,果然清廉能干,大得民心。李群玉喜吃鹅,李远却爱吃鸭。凡有贵客经过他的治邑,他不送财物,止送两只绿头鸭。他又喜欢收藏历史文物,特别注意于天宝遗物,曾在关中一个和尚处访得一双杨贵妃的袜子,郑重珍藏,常常取出来给朋友们赏玩。李群玉在黄陵庙题诗时,李远正任江州刺史。李群玉从湖南东游,路过九江,访晤李远。二人谈笑永日,情谊极为契合。李群玉又讲起黄陵庙梦中的爱情遭遇,李远也取出杨妃的袜子给群玉欣赏,并说:“我自从得到这双又软又轻,既香既窄的妙物之后,每次一见,就好象身在马嵬坡下,与贵妃会合。”于是二人皆拊掌戏笑,各有赋诗(见《唐才子传》)。

    这是两个诗人的色情狂故事,都可以用弗罗伊德的性心理分析方法来解释。这两个诗人,诗虽然写得很清逸,但人品都是端庄严肃,不象杜牧、温飞卿等人的风流放诞。因而他们都有被压抑的潜在意识。李群玉的梦,是他的潜在意识的暴露;李远的袜,也是潜在意识的寄托物。可惜当时二人所赋之诗没有流传下来。

    李群玉还有几首黄陵庙诗,大约是早期所作,今一并抄录于此:

    黄陵庙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茜裙新。

    轻舟短棹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题二妃庙

    黄陵庙前春已空,子规啼血滴松风。

    不知精爽归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

    湘妃庙

    少将风月怨平湖,见尽扶桑水到枯。

    相约杏花坛上去,画栏红紫斗樗蒲。

    湘中古怨(第三首)

    南云哭重华,水死悲二女。

    天边九点黛,白骨迷处所。

    朦胧波上瑟,清夜降北渚。

    万古一双魂,飘飘在烟雨。

    二妃庙、湘妃庙,都就是黄陵庙。第一首是用竹枝歌体写黄陵庙下的姑娘们,穿了茜红色的新裙子,划船唱歌而去,使人感到水远山长,无可追踪。何义门评得好:“结句是欲往从之而无由,亦《楚辞》求女之意。”

    第二首第一句写时,“春已空”即春光已尽。第二句用“子规啼血”来表现二妃的怨情。第三、四句说:不知二妃的精灵现在何处,我疑心她们在秋空中象巫山神女一样地行云行雨。这二句已透露了诗人的心理状态,为梦的预兆了。

    第三首不敢曲解,似乎题目与诗不合,可能有错误。

    第四首用赋体描写二女,全是这个神话的叙述。但结尾句,已有“疑是行云秋色中”的幻想了。

    原载:《唐诗百话》下。作者:施蛰存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李群玉《黄陵庙》诗赏析 | https://mj.aguanjie.com/629.html

一些关于水的诗句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一些关于水的诗句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世间行乐...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出自唐代韦庄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扶桑在渺茫的大海那边,而您的家还在更远的地方。这次回日本,谁与您共到呢?但愿明月陪伴您,一帆风顺地回到您的家!...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赏析:   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乡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阐明这是暮春时节。   后两句“孩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间,描绘...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赏析: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丽的天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落日西沉、晚霞映江的艳丽现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水晶亮的模糊夜色。两者分隔看各具...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