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出自唐代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注释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

创作背景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也不知走了▼

鉴赏

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出自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

描写四季景色的诗句、秋季景色的诗句

描写四季景色的诗句、秋季景色的诗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出自宋代张榘的《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参考翻译 译文 西风萧瑟,溪桥边...

诗经名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诗经名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小雅·车辖     间关车之辖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彼硕女,令德来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   ...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