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

出自宋代谢逸的《千秋岁·咏夏景》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参考翻译

注释

楝(lin):落叶乔木,初夏开花。蔌蔌:形容楝花落下的声音。萍风:微风。吴峰:浙江一带的山。湘水、吴峰:泛指遥远的山水。袂:衣袖,袖口。▼

参考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夏季避暑词。上片写夏日景色,下片写消夏生活。楝花备细,纷纷下落;梅雨落过,水草邃起,点明时序风物。情随湘水,梦绕吴峰,屏风上所绘山水,使人遥想名胜景色。琴书倦、鹧鸪唤醒,南窗倦卧,写日常午睡之情。于是,耽情歌舞,玩月晚凉。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夏日图景,描绘出浓郁的生活情趣。这首词,写景抒情,▼

作者介绍

谢逸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 | https://mj.aguanjie.com/6361.html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出自宋代诗人李清照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

描写月的诗句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描写月的诗句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 贾至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 白居易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 刘方平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 韩愈 天下三分明...

关于赞美老师的诗句、赞美老师的名言

关于赞美老师的诗句、赞美老师的名言
  ★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