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出自唐代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注释⑴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齐安:今湖北省麻城一带。⑵翠微▼

参考赏析

赏析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

创作背景

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描写思念的经典诗句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描写思念的经典诗句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新城道中·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赏析  《新城道中》其一写作者出巡时途中所见的美丽景色,愉快地赞美了山村人家和平的劳动生活。首联:“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写人正打算去山里,恰好这时春风吹断了屋檐下积雨的声音,他心里愉悦,因而觉得春风极...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  在晚唐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当时与杜牧齐名。不过,若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他是超过了杜牧的。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有关秋天的诗句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有关秋天的诗句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