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出自先秦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

文言现象

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通“弼”,辅佐。所以动心忍性。 忍,通“韧”,坚韧。这里作“使(他的性格)坚韧”。词类活用生于忧患(生)名词作动词,生存死于安乐(死)名词作动词,死亡▼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

赏析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不但立论高远,见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层层深入进行论证,形成压倒一切的逼人气势,在艺术上也很值得称道。孟子在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章中,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文▼

赏析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孟子所举的例证是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成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后人常引以为座右铭,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对生命痛苦的认▼

赏析三

文章开头,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这个推理过程属于逻辑学上的归纳推理,即由前面六个特殊的事例,归纳出后面带普通意义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说明了▼

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句、有关描写秋天的诗句

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句、有关描写秋天的诗句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

有关月的诗句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有关月的诗句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想见 一作:想得)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

有关冬天景色的诗句、跟冬天有关的诗句

有关冬天景色的诗句、跟冬天有关的诗句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